近年來北汽集團通過發展企業轉型升級,已成功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一。2014年底旗下北汽股份實現在港掛牌上市,令北汽集團再度觸動業界神經。隨著北汽戰略的不斷深化落地、企業已開始從逐漸在新能源車、互聯網+等產業領域有著重大成果,結合北汽集團發展實際,在技術研發上要重點在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三個方向實現技術突破。在不久前開幕的第十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上,北汽集團針對車身輕量化、智能駕駛等前瞻技術進行全面展示。
一直將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北汽集團,不斷跟進全球汽車技術的步伐。技術層面以輕量化、智能化、電動化作為三個發展方向,其中在輕量化科技上,已將其納入北汽集團戰略布局中,并作為首要任務主抓,他還表示:“我們要加強自主品牌輕量化技術布局和應用,在上市車型中必須體現出來”。
在本屆科博會上,北汽集團展示了輕量化共性技術平臺,應用碳纖維、鎂鋁合金等八項輕量化技術,涉及58個輕量化零部件,可實現單車最大減重56.02公斤,百公里油耗最大降低0.34L。據權威機構試驗證明:整車質量降低10%,燃油經濟性可提升6%-8%;每降低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
據了解,現階段北汽已推行自主品牌車型的輕量化,從輕量化材料、輕量化設計以及輕量化技術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有北汽內部人士透露:集團內部針對加強車身高強度鋼板、擴大底盤鋁合金材料、動力系統零部件,開展以塑代鋼等專項工作。北汽推出的每款新車都有一套詳細的輕量化方案并付諸實施。除此之外,在集團內部北汽自主品牌還與合資品牌北京現代、北京奔馳進行緊密的技術交流,有助于提升自主品牌的技術水平。
與此同時,智能化也是北汽“十三五”期間三大發展方向之一,“未來汽車都將實現智能駕駛,我們要以研發下一代智能汽車為突破口,迅速追趕國內外的先進技術水平。”現階段,北汽與樂視展開合作打造智能汽車,并于科博會上展示了北汽智能汽車雛形,并打造了一套名為“智行方程E=mc2”的城市智能出行服務生態系統。
這套車聯網系統將讓生活變得更加愜意,可應用智能穿戴設備、傳感器、多屏信息互聯、呼叫中心等采集車輛信息和自身環境,從而計算出車輛的最佳路線、路況信息、智能跟車等。據了解,北汽所展示的智能汽車雛形配備有新一代外后視鏡顯示系統,通過兩個攝像頭和顯示屏取代后視鏡的設計;極具科技感的一體式全液晶儀表臺,集成組合儀表、中控屏幕以及駕駛信息等;堵車時可實現ACC自適應巡航、智能限速等技術。
“新能源汽車作為北汽集團戰略轉型發展的試驗田和推進器,是我們一直著力推廣的產業。”對于新能源汽車,定義為北汽“十三五”規劃的重點發展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北汽集團未來最重要的戰略,我們要從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入手,扎扎實實做好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積累工作,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步伐。”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北京新能源累計銷售6000余輛、上牌量達到5510輛,國內具有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主機廠中名列第一,純電動轎車率先實現了產業化。今年前4個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突破4000輛,已接近2014全年的銷量水平,占全國銷量18.6%,力爭年內實現2萬輛的銷售目標。
僅用1年的時間,北汽新能源已從起步期過渡到成長期,令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關注并接受電動車。未來兩年內,北汽新能源規劃推出11款新能源電動車,并打造“234”(續航里程200、300、400公里),“高中低”(高檔、中檔、標配三個級別)、“大中小”(車身大小)完善的產品陣容。年內北汽將陸續推出6款純電動車,包括基于歐洲設計打造的A0級、A級純電動轎車以及純電動冷鏈車、電動卡車等。
現階段,北汽新能源已推出了包括EV160、EV200、ES210在內的多款電動車,以EV200為例,該車已應用三元鋰電池,并采用國際先進的電控系統,具有扭矩安全保護、能量均衡管理、高壓電異常診斷等功能,令車輛更加安全。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9月還將推出傳承薩博基因的純電動車“EU300”出租版,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北汽集團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強科技創新是推動戰略轉型、創造競爭優勢必不可少。”通過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三大方向的技術突破,將助力北汽集團實現科技創新戰略。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