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3年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舉行。由北汽福田主導,玖行能源科技、北京理工大學、中汽中心等單位參與完成的“換電重型商用車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北京奔馳完成的“汽車焊裝工廠智能制造管理服務平臺的開發與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攻克三大難題
北汽福田發力換電重卡
重型商用車電動化對國家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換電模式是純電動商用車的重要補能方式,可以有效支撐純電動重型車輛的高效運營。
北汽福田首先提出了重型商用車后背式換電技術,聯合合作伙伴經過多年技術攻關,攻克了車輛與電池兼容性差、電池充放電信息割裂、換電機構可靠性差三大難題,創新性地提出了自適應多種電池和多個工況的整車自適應控制技術、車-站-云融合的換電電池管理技術以及高容差、高可靠的三級導向快換連接裝置,形成了從快換裝置、電池管理到整車控制的一套完整的后背式換電重型商用車技術體系,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一項目的成功開發解決了純電動重型商用車充電時間長、充電難的問題,快速推進了重型商用車電動化進程,促進了純電動商用車在短倒、區域運輸、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同時,北汽福田牽頭編制商用車換電行業互換性相關標準,填補了商用車換電行業的空白,推動了重型商用車換電行業向著兼容性、互換性方向發展,降低產業重復性投入。
北京奔馳打造全面智能制造模式
此次是北京奔馳首次報獎,即實現了零的突破,印證了行業對北京奔馳智能化工廠建設能力的認可。
持續深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是新發展階段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奔馳基于自主建設的企業級生產制造服務總線,整合了眾多創新性的生產管理模型、智能算法與質量預測方法,自主開發了“汽車焊裝工廠智能制造管理服務平臺PAMS”,通過人員、設備、工藝、質量的智能互聯,打造了全面的智能制造模式。
該項目為解決復雜生產線透明度低、高速柔性化生產線效率提升、自動化生產線人員效能透明化低的難題,開發了高速柔性化生產線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為更有效地管理和監控白車身連接技術質量,構建了工藝質量雙閉環管控系統;為實現對自動化設備的高效智能維護,開發了PDM預測性維護系統。PAMS平臺的應用使生產高度透明化,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及管理效率。北京奔馳的智能化工廠運營管理經驗為中國制造企業向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借鑒。
積極參與產業聯合創新
助推行業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是面向全國汽車產業的科學技術獎。該獎項設立三十余年,為激勵汽車科技人才成長、推動汽車產業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具影響力的權威科技獎項。
北汽集團曾多次榮獲這一重要獎項,涉及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各個板塊和科技人才,盡展“科技北汽”實力。其中,“電動汽車三電平臺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氫燃料電池客車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BJ80輕型軍用越野車自主研發”項目等獲得了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前身)一等獎。
在此次評選中,北汽集團及所屬企業積極參與產業聯合創新,北汽新能源參與的“車用動力電池服役性能、壽命和安全測試與評價技術”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北汽福田參與的“高性能商用車電動轉向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北汽研究總院參與的“場景大數據驅動的汽車網聯智能駕駛基礎平臺與關鍵技術開發”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