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9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北汽集團展出了北汽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最新成果,并發布了《“十四五”全球汽車產業趨勢研究》報告。
(圖片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是專門為服務貿易搭建的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大規模展會和交易平臺,自2012年起已舉辦6屆。本屆服貿會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希望以此為契機,搭建起平臺和橋梁,讓各國人民充分展示服務貿易領域新發展新突破,共同享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新技術新成果。
三項技術成果 加速5G智行
在本屆服貿會首次設立的“5G通信服務”專題展區,北汽集團展示了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三項技術成果。
一是基于5G的遠程駕駛技術。該產品目前已完成遠程駕駛中央管控系統開發,支持在自動駕駛車輛GPS信號丟失、攝像頭感知受限、進入盲區路段、雷達故障、車輛發生故障等多種緊急情況下的遠程監控、安全接管。
二是5G智能遠程控制終端(5G T-BOX)。該產品是北汽集團聯合華為、千尋、信大捷安等行業內高端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的特點,已搭載在北汽集團旗下高端智能純電動車型ARCFOX αT上。
三是5G智能電動車——ARCFOX αT。這是北汽集團聯合麥格納、華為共同打造的全球首款商業搭載5G技術的汽車產品,搭載基于華為新一代5G芯片開發的T-BOX(5G智能遠程控制終端)、達到L2.5級的α-Pilot超級自動駕駛系統、支持座艙內四屏互聯的哈曼系統(智能座艙中樞)。
一份研究報告 預見2025
在本屆服貿會上,北汽集團發布了《“十四五”全球汽車產業趨勢研究》報告。報告對“十三五”期間全球及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進行了重點回顧,并圍繞技術、需求、銷量、品牌、產業鏈等維度,系統掃描了整個汽車產業在“十四五”期間的“五大趨勢”:
一:技術漸序進步,“十四五”將有明顯突破:在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自動駕駛、傳統技術等方面,汽車產業技術未來5年將有可預見的進步和突破。
二:市場需求尤大,“十四五”仍有穩定空間:無論從需求結構還是需求偏好來看,國內需求都有確定性增長空間。
三:銷量緩慢復蘇,“十四五”成為增長恢復期:分析車型結構和動力類型可以預計,中國汽車市場2025年有望恢復至歷史峰值水平。
四:淘汰賽瀕臨終局,“十四五”競爭格局劇變:自主品牌升級、國際品牌調整、新進勢力入局,各陣營競爭趨于新平衡。
五:產業鏈變革加速,“十四五”進入深度重構期:全球汽車產業鏈會圍繞空間鏈、供需鏈、價值鏈,加速向新的格局和形態過渡。
基于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報告給出了企業“十四五”期間戰略規劃和發展的“十大啟示”:
一:告別黃金時代,回歸傳統主業。過去三十年中國車市復合平均增長率高達兩位數的“黃金時代”已經不復存在,車企“十四五”的目標制定要趨于理性,也需要更加突出對制造主業的回歸。
二:盈利下行開啟,聚焦卓越經營。整車企業正在面臨持續加大的經營業績壓力,行業整體將回歸制造業精益化運營能力的比拼,企業需要強化精益化管理及降本增效。
三:市場空間尤大,堅持客戶至上。面對“十四五”依舊穩定的可持續增長空間,企業需要強化“客戶至上”的發展理念,推出更匹配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四:淘汰迎來終局,體系能力致勝。競爭加劇既是風險,也是機遇,以平臺化為特征的體系能力,將成為決定企業競爭結局的核心因素。
五:全面開放到來,自主外資角力。新一輪開放政策的相繼落地,使“十四五”成為自主與外資重新平衡的“調整過渡期”,企業既要苦練內功,也要提前布局、尋求合縱連橫機遇。
六:“四化”變革提速,建立核心優勢。中國車企的先發優勢、國際巨頭的全面發力,將推動“四化”變革明顯提速,企業需要圍繞技術、資源、產業鏈,建立核心優勢。
七:轉型投資攀升,厘清主次為要。面對盈利進入下行通道和轉型投資持續攀升的矛盾,企業既要平衡好經營支出與轉型投入,也要有所側重、打造出差異化護城河。
八:發展模式創新,開放合作深入。模式創新將釋放更大發展效能,企業要在聯合投資、合作研發、產業鏈融合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同時要加強外生增長動力的捕獲、培育能力。
九:中國地位凸顯,出海量質齊發。面向全球汽車產業第四次大遷移,中國自主品牌要在開拓出口、品牌向上、供應鏈融合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全球產業影響力。
十:組織架構優化,新型人才強企。車企的軟件和數字化能力將越發關鍵,企業不僅要積極推動組織轉型,打造高效、敏捷、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架構,還要通過擴充軟件人才等方式,升級人才隊伍。
本屆服貿會,北汽集團展現了在北京市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推動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使命擔當,并以汽車產業發展的“五大趨勢”和車企戰略發展的“十大啟示”,為中國汽車產業及企業的“十四五”戰略規劃提供了重要借鑒和支撐。未來,北汽集團將加速向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賦能“高、新、特”發展的主業核心競爭力,助力首都發揮在中國服務業開放中的引領作用、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