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成功建成戴姆勒史上首個同時擁有前驅車、后驅車、電動車三大車型平臺的工廠,并同時擁有發動機和動力電池工廠
北京奔馳獲得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稱號
北京奔馳將以“數字化、柔性化、綠色”作為三大關鍵要素,打造與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生產系統一致的制造體系
【2018年11月21日,北京】
昨日,伴隨著北京奔馳前驅車工廠的正式落成,全新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A級轎車榮載“第200萬輛國產梅賽德斯-奔馳”之譽燃情下線。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秀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劉高杰,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英建,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梁勝,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張夕勇,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蔣自力,北汽股份黨委副書記、總裁陳宏良,北京奔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銘博,北京奔馳高級執行副總裁陳巍,北京奔馳員工及供應商代表共400余人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新制造·創卓越”的歷史性時刻。
以“高速度、高質量”助推產業升級
從2016年第100萬輛整車下線到今天的第200萬輛,北京奔馳僅用時2年。期間,北京奔馳大力發展高端制造,助推高質量發展,先后榮獲“全球卓越運營工廠”、“工信部首批綠色制造示范工廠”、“北京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等崇高榮譽,并率先成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千億級超大產業集群的領軍企業,構建起以北京奔馳為動力,以開發區為軸心,輻射京津冀的配套產業園體系,為首都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此,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秀玲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北京市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突出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支持傳統優勢企業實施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改造,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近年來,北京奔馳在機遇與挑戰中砥礪前行,走出了一條高品質、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制造之路,成為踐行北京戰略定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秀代表。”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秀玲致詞
儀式上,北京奔馳正式宣布成功獲得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稱號,這無疑進一步夯實了自身高端制造的領先地位。“作為北汽集團‘高、新、特’新時期發展戰略中‘高端制造與高端產品’的核心實踐載體,北京奔馳肩負著推動首都汽車工業持續向‘高精尖’轉型升級的重要使命。未來,北京奔馳將持續深化與新興產業的融合,以創新為驅動深化戰略轉型,以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為雙擎,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首都經濟發展大局。”
“從十多年前首臺本土生產的梅賽德斯-奔馳產品下線至今,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2016年,北京奔馳迎來第100萬臺國產車下線。在僅僅兩年之后,我們又迎來第200萬臺‘中國制造,專屬中國’的梅賽德斯-奔馳整車下線,這一里程碑不僅反映了戴姆勒在華業務的快速增長,更是我們與北汽集團間長期密切合作、共同為中國汽車工業而努力的絕佳體現。”正如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所言,北京奔馳的高速度與高質量發展,同樣為梅賽德斯-奔馳在華業務、乃至戴姆勒全球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致詞
毫無疑問,從2005年首輛國產星徽座駕誕生到今天第200萬輛整車下線,“高速度、高質量”已經成為北京奔馳十三載發展的最佳注解。作為推動首都汽車工業持續向高精尖方向轉型升級的優秀代表,以及北汽集團與戴姆勒公司實現共同戰略目標的核心動力,北京奔馳將在中國高端汽車制造業的發展升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制造硬核:數字化、柔性化、綠色
作為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的誕生地,北京奔馳前驅車工廠也在第200萬整車下線之際正式落成,并開啟了北京奔馳“新制造”的嶄新篇章。“如今,北京奔馳已建成戴姆勒132年歷史中首個同時擁有前驅車、后驅車、電動車三大車型平臺的工廠,并同時擁有發動機和動力電池工廠。面向制造業的未來,我們將把‘數字化、柔性化、綠色’作為三大關鍵要素,打造與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生產系統一致的制造體系。在這樣一個全新的制造世界里,一切互聯。”北京奔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銘博如此闡述了“新制造”的含義。
北京奔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銘博致詞
數字化無處不在
在北京奔馳的智能工廠中,全數字化價值鏈可以貫穿產品設計、研發、物流、生產、質量以及財務全流程。一旦客戶訂單抵達生產系統,即可同步觸發零部件采購、物流運輸、生產規劃、預測性質量保障以及交付計劃等一系列流程。通過數字化同步,所有流程可實現互聯互通,確保每一輛星徽座駕都能夠按照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以及訂單需求交付客戶。同時,先進的自動化設備與自動運行的大數據監測和分析,也使“零缺陷”生產接近現實。
更令人驚嘆的是,數字化的應用使“預見未來”變成現實。在北京奔馳,智能質量管理系統可以將戴姆勒質量管理中的各種系統數據智能地整合到一起,同時也可以將來自于數千個生產過程監控點的當前狀況與歷史趨勢進行關聯,并通過可視化的工作流程、靈活的自我管理和動態分析,實現以自我生長為基礎的潛在風險預警,一切猶如天氣預報。同樣,通過對數千臺自動化設備的數萬個數據的監控、采集、分析,預測性維護系統也可以對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潛在故障進行預測,其準確率高達85%,進而為生產的有序進行提供強大保障。
柔性化讓多元化需求變為可能
為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北京奔馳將人、機器與生產流程的結合作為關鍵,全面采用柔性化生產模式。目前,在同一生產線上,北京奔馳已經能夠實現轎車和SUV多種車型的混線生產。
北京奔馳高柔性化總裝生產線
當然,定制化生產也意味著每一個生產步驟都具其獨特性。為了確保生產的準確性與產品的質量,北京奔馳大量應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輸送線、自動測量、自動檢測、自動識別、遠程監控、自動維護、自動導引運輸車、無線射頻識別等先進技術,并創新性地通過無紙化工具和信息系統實現人機交互,將數字化管理貫穿整個生產過程,使人、機器和生產流程實現智能互聯,進而使柔性化生產變為可能。
讓生活充滿綠色
在首都高精尖制造業的發展藍圖中,“綠色低碳”始終是重要的一章。在實踐智能制造的同時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既是《中國制造2025》的題中之義,也是北京奔馳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成立以來,北京奔馳始終以“秉承實現綠色制造,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環保理念為指引,將綠色制造的理念貫穿于工廠規劃、建設和生產的全過程,全力將自身打造成為“集約效益型、自主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安全型、人際和諧型”的企業。
北京奔馳綠色花園工廠
得益于大量清潔能源的應用,北京奔馳逐步形成了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綠色增長方式。僅僅通過地源熱泵、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智能燈光照明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北京奔馳每年便可節省用電1400萬千瓦,相當于4000戶普通家庭一年的電能消耗。同時,根據“綠色城市”設計理念,北京奔馳還建立了6座地下雨水調蓄池、4座調蓄湖,年均回收雨水約30萬噸,并用于生產及綠化用水循環利用。
此外,北京奔馳還采用了干式噴漆技術、沸石轉輪濃縮治理等業界先進生產技術,持續強化節能減排,確保各項環保指標均優于現行標準。不僅如此,北京奔馳更將綠色制造作為供應商準入及管理關鍵指標,全力打造綠色、健康、可持續的供應鏈體系,推動綠色產業升級。
A-Class L 定義新生代豪華車制造的新標準
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新生代車型家族推出的第一款轎車,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自今年4月全球首發后,便贏得市場高度期待。今天,這一新生代的首款力作燃情下線,同時刷新了新生代豪華車制造的全新標準。
北京奔馳第200萬輛整車暨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正式下線
首先,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是北京奔馳原型車工廠完整試裝的首款車型,也是第一款戴姆勒在海外完成零號線試裝的全新車型。該車型在試裝初期便創造了各項放行標準全部通過的全新試裝記錄。這標志著北京奔馳的研發與生產制造體系全面實現了與戴姆勒全球生產體系的無縫對接,其制造與運營能力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產品品質也完全符合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統一標準。
此外,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在制造工藝方面也具有極高造詣。在車身連接方面,超過650臺機器人聯袂為全新長軸距A級車打造完美車身,自動化率達到99%。同時,國內業界首次使用的白車身智能裝配技術與智能在線測量技術也為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的車身間隙平順度、關門力保駕護航,實現了覆蓋件與車身的最佳匹配。
北京奔馳高智能化裝焊車間
在科技革命高潮迭起、行業變革漸入佳境的今天,北京奔馳已率先踏上高端制造與創新轉型的道路。未來,北京奔馳將乘勢而上,依托現代化的管理、嚴苛的質量體系、持續精進的領先工藝和制造技術,進一步擴大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的本土生產規模,全面滿足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市場需求,不斷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與梅賽德斯-奔馳全球標準一致的產品與服務,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引領首都汽車工業持續向高精尖轉型升級!
(圖文轉自“北京奔馳”微信公眾號)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