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正值2015廣州車展開幕當天,北汽集團發布了一款全新A級純電動轎車產品EU260。新車基于薩博平臺打造,總續航里程達到260公里,搭載領先的i-link互聯科技,產品實力大幅提升,傳遞出北汽集團為確保新能源發展領先優勢的堅定訊號。
數據顯示,北汽集團新能源業務板塊今年1-10月份累計銷售純電動汽車達1.4萬輛,再次穩居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第一的寶座,并挺近了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前四強。北汽新能源事業一路高歌猛進證實了北汽集團的戰略前瞻,走在了汽車行業的最尖端。
戰略:北汽棋先一著發展新能源
“戰略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北汽集團把戰略看成了北汽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靈魂所在。而敏銳的戰略思維也正是帶領的北汽集團走到今天的一個基礎。
在其他自主品牌都在借市場紅火之勢賺快錢的時候,北汽集團早在2009年當新能源汽車還處于試驗階段時,就已經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公司,開始著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到2014年,面對車市緩增長和新的競爭環境,北汽集團提出“由傳統制造企業向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戰略,并把發展新能源產業提升到集團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高度,將北汽新能源股份公司定位為北汽集團進行體制改革創新的試驗田。
當全球汽車產業技術進化到從漸變到突變的臨界點,當傳統汽油車不再是唯一的選擇,當第三次工業革命興起,眾多互聯網公司參與汽車制造時,北汽集團用新思維在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營銷模式變革等方面先行嘗試。目前,北汽集團的新能源業務贏得先發優勢,市場規模保持領先,品牌效應初顯成效,也印證了戰略判斷。
戰術:北汽新能源汽車生態圈再升級
面對有利的政策環境、新的市場機遇,以及戰略上的先發優勢。2015年,北汽集團在發展新能源事業上已經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新能源之路,即打造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生態圈,涉及產品開發、用車服務、產業鏈布局等方面的不斷創造和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打造尖端產品,北汽集團在自主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的基礎上,先后掛牌成立美國硅谷研發中心、德國亞琛研發中心以及北京未來設計中心,通過“三位一體”戰略,最終建立三方聯動、資源互通的優質平臺,實現“研發陣地的全球化”。借此平臺,北汽新能源公司還將整合全球、全產業鏈的優質供應商資源,打造精品。目前,北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商體系包括全球生產封閉電池包最好的北京普萊德合資公司、生產電池的韓國SK集團、最具高端純電動汽車研發實力的美國Atieva公司、生產電機的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驅動電機及控制器系統的大洋電機等等。未來,越來越多的全球最優秀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商將加入北汽新能源事業體系,為北汽集團在2020年前,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領先品牌,夯實基礎。
在用車服務方面,繼“十城千輛 1元體驗”衛藍之旅、衛藍先鋒行動之后,今年以來,北汽集團推出“衛藍眾享A+計劃”,已攜手三十多家企業,共同成立了分時租賃聯盟、電動物流聯盟以及充電場樁聯盟,讓新能源車企從過去單一的B2C模式邁向了B+2C的產業鏈生態圈轉型。如今,單在充電樁建設上,北汽新能源就已經建成超過2000個公共充電設施,近萬個私人充電樁,解決純電動車用戶最大的充電痛點,提供經濟、便捷、安全的充電服務。
如今,以用戶為中心,北汽集團的新能源業務板塊從產品、服務、品牌、技術到生產環節的創新商業模式,都已獲得了無法復制的差異化優勢。
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事業興。北汽集團新形勢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方針已定。隨著北汽舉集團之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可以預見,北汽集團旗下北汽新能源汽車、北京汽車、北汽昌河、北汽福田、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北汽銀翔等品牌凝聚的一團正能量,將不斷開創北汽新能源事業的新局面,推動北汽集團最終成為城市綠色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