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三周年之際,全國二十多家媒體走進位于河北滄州的北京現代第四工廠,參觀并調研了這家北京現代最先進、最綠色的工廠。滄州市委、滄州經濟開發區、北汽集團、北汽股份公司、北京現代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是北汽集團旗下重要的合資企業。作為中國加入WTO后被批準的第一個中外合資汽車企業,北京現代十五年來已形成輻射全國的“三地五廠”產能布局,218家配套企業分布在全國的16個省市,本土化的采購率高達96%以上。
作為中國汽車骨干企業和首都高端制造業的代表,北汽集團將自身轉型發展戰略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相結合,逐步將產業布局向河北、天津等地轉移。北京現代第四工廠落戶滄州,是北汽集團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實現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轉型的“鳳凰涅槃”。滄州工廠將直接帶動就業6000人以上,帶動整車零部件物流、服務貿易、汽車金融以及相關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為開創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做出重要貢獻。
布局滄州 開創“后百萬時代”新格局
進入“十三五”,北京現代站在百萬輛的高起點上,重裝上陣,再度出發。2016 年,在復雜的宏觀經濟和市場形勢下,北京現代奮力拼搏,全年實現產銷114萬輛的歷史新高,銷售收入超千億、利潤超百億,為北京汽車制造業發展貢獻了力量,在新產品、新技術、新營銷等方面均刷新了歷史成績。
北京現代擁有坐落于北京市順義區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的三座整車生產工廠、三座發動機生產工廠,和一座技術中心。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指引下,2015年,北京現代先后啟動建設河北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項目。經過18個月的緊張建設,2016年10月18日,北京現代成立14周年之際,滄州工廠正式竣工投產,并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實現了4萬輛的生產任務,大大緩解了北京現代產能不足的問題。新工廠每一位建設者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夜以繼日的拼搏,創造了新的現代速度,開啟了北京現代發展的新征程。
優勢互補 資源共享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北京現代第四工廠落戶滄州,既充分展現了北京河北兩地資源稟賦的優勢互補,貫徹了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中央要求,也折射出北京企業在應對經濟新常態、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戰略抉擇。
北京市高端制造業發達,但隨著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汽車企業擴大產能存在瓶頸。而河北鋼鐵產業實力雄厚,其中滄州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20年來發展初具規模,具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幾方找到了共贏發展的路徑。
滄州工廠是北京現代首個在北京以外建廠生產的整車工廠。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大布局下,規劃年產整車30萬輛的滄州工廠,不僅是北京現代在應對渠道下沉,在區域市場布下的一枚關鍵棋子,也將在推動區域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工廠的竣工投產直接帶動京津冀地區,尤其是河北省產業升級和行業發展,將對上下游配套產業形成巨大的吸附效應,并且帶動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發展成為滄州未來的主導產業。
以轉移促轉型 引領區域產業升級
北京現代的產業轉移,并不是轉移落后產能,而是北京現代貫徹供給側改革,以投資拉動、以創新驅動、以轉移促轉型的戰略舉措。北京現代滄州工廠采用國際先進的汽車制造設備和技術,通過建設綠色工廠、品質工廠、智能工廠“三大基本戰略”,打造全球領先的高品質、智能化、環境友好型工廠。滄州工廠既能幫助北京現代調整產能結構,又能帶動滄州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尤其是河北省產業升級和行業發展。
相比較北京現代在北京運營的三座工廠,滄州工廠實現了環保、品質、智能的再升級。這是北京現代最先進最綠色的工廠,在車身車間、涂裝車間、發動機車間中,各類機器人數量最多;綠色物流,針對大型部件更大規模地采用橋式自動運輸;實現“三廢”(廢氣、廢水、廢棄物)綠色排放與回收;能源方面,采用高效低能耗的先進設備,并使用智能電力管理系統和節電型設備。
未來將繼續踐行創新和服務的精神,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創造最佳質量效益,把滄州工廠建設成為智能環保的標桿與合作共贏的典范,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