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人類的全新出行時代正走進現實。
環保和技術的底層驅動下,新出行被重新定義,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出行行業大變革勢不可擋。秉持著綠色低碳信念的電動車,正在被熱衷于新事物的消費者青睞。
近日,北汽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動品牌極狐汽車公布了近期的成績單,通過幾個月的爬坡,極狐汽車2021年12月交付1186臺汽車,環比增長76%,同比增長696%。2021年全年交付4993臺。四季度實現交付量環比增長41%,同比增長569%。
“定位之父”里斯表示:“市場并不存在客觀現實性,更不存在更好的產品。存在的只是顧客或者潛在顧客心智中的認知。”顯然,贏得心智,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一席之地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北汽集團的高端純電品牌,極狐品牌肩負著北汽集團品牌高端化的重任,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
“極狐汽車作為剛上市一年的用戶驅動型品牌,發展的非常健康,極狐汽車希望給消費者提供真正有價值、有品質、性價比高的出行服務體驗,所以當下極狐汽車對得到用戶認可的渴求,從某種程度而言,高于對銷量增速的渴求”
從售后數據來看,極狐用戶打出的整體5星好評率達到了97%,從接收到解決一項用戶訴求的平均用時控制在了3.6天以內。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把帶有顛覆性未來基因的極狐品牌看作北汽集團創新變革的一個方向,管中窺豹,北汽集團在行業變化上升走入深水區的當下,正在通過乘商并舉的深化調整,努力卡住時代的優勢生態位,在每家企業都“殊死一搏”的當下,這顯然不易,但正確趨勢和方向正在極狐身上逐漸顯現。
01
研發投入同比再增54.5%
中國新能源技術實現向海外企業技術輸出
2021年,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藍谷”)在研發上進一步加大投入。據財報顯示,2020年,北汽藍谷研發投入15.82億元,研發投入占比達30.04%;2021年則再創新高,1-9月研發費用投入6.5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22億元同比增長了54.5%。
自主研發是當前中國品牌不得不做好的當下與遠方。2021年5月,北汽藍谷定增募資55億元,全面發力“新四化”,強化自身技術競爭力。資金主要投入極狐品牌高端車型開發及網絡建設、5G智能網聯系統提升,以及換電業務系統開發。
資料顯示,北汽藍谷試驗中心二期也于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該試驗中心具備NVH、EMC及環境艙等整車試驗能力的智能電動技術驗證平臺。中心內部還設有與奔馳聯合共建的試驗室,完全按照德國奔馳標準建設,全部設備從德國進口,是有數據可考的全球最高標準的電池試驗室。全冗余架構電動平臺BE21實現向海外企業技術輸出。2021年初,基于BE21純電動汽車產品平臺的電子電氣EE架構及BE21平臺架構底盤技術等相關知識產權,實現向海外企業的技術輸出,開創中國汽車行業先河。
擴大朋友圈,打造生態共同體是中國品牌未來“突圍”的方向,而北汽集團走在了行業前列。大力推進與華為等產業鏈生態伙伴戰略合作,讓北汽搶占汽車智能化先機。
據悉,自2017年至今,北汽與華為4年里已4次簽署合作協議,不斷深化雙方合作。雙方聯合設立“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并不斷完善合作管理機制、加強產品研發、聯合品牌營銷,形成了互為優先的伙伴關系,以高度協同發展模式,共同打造具備行業領先優勢的世界級智能電動汽車。
目前,北汽藍谷與華為聯手打造的阿爾法S全新HI版已率先落地。阿爾法S全新HI版是首款搭載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產車、首款搭載華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的高端純電量產轎車,也是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智能駕駛的量產車。
據悉,北汽藍谷還與百度攜手,打造全球最大規模共享無人車測試車隊。基于阿爾法T打造的Apollo Moon,應用百度最新一代共享無人車技術第五代Robotaxi,具備真正智能駕駛能力,未來3年面向30城市投放3000臺robotaxi,打造全球最大規模共享無人車測試車隊,提供更有溫度的無人化出行服務。
02
充分整合優質資源
打造高效協同的運營機制
目前,北汽集團旗下有ARCFOX、BEIJING汽車、北京越野、北汽福田等全新自主品牌,以及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主要合資品牌。
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曾表示,北汽要想在存量博弈的新格局完全形成的窗口期之前,提升北汽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集約形成全價值鏈、垂直一體的自主體系架構和高效協同的運營機制,把各個研發板塊多年來積累的優勢聚焦起來。
相關資料顯示,北汽首先進行了體系管理上的整合。成立了自主專班,從實際出發明確業務定位和發展節奏,充分發揮各整車板塊主體作用,加快形成研發、采購、制造、營銷服務等全價值鏈垂直一體的體系架構和高效協同的運營機制。
其次,在品牌梳理方面,以市場為導向,變分散為集中,重新布局品牌架構,聚焦ARCFOX極狐、北京兩大自主乘用車品牌,以及福田自主商用車品牌,形成乘商并舉的品牌陣營。
再次,重構了研發系統,對原有的研究總院、股份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越野車研究院進行整合,讓大家把手里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統一規劃“強強互補”,全力打造首都汽車產業科研新高地,同時構建“雙戰場”研發組織管理模式,派駐研發團隊至“戰區”一線,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進行產品開發。實現集成式研發,并依托國家新能源技術創新中心持續深耕“三電”、智能網聯、車規芯片等領域。
以上的多種戰略調整劍指市場化道路。姜德義曾再三表示“汽車企業以市場化能力參與競爭,當下是北汽集團以自主掌控核心技術贏得未來的時代。”
面對發展,北汽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主動性、創造性,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指引下,形成了北汽綜合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緊扣質量效益推動轉型發展,在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體系力是衡量一家企業真正實力的一把尺子。資料顯示,北汽集團正在全力釋放體系活力,即創新組織管控模式,推進扁平化管理;總部開展三輪變革,實現組織結構、干部隊伍、人才支撐的重新匹配;打破企業出資關系和管理層級限制,推進重點三級單位黨委“提級管理”,經營管理更加高效。
“讓聽得到炮火的人做決定”是近年來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市場智慧之一,北汽集團也在不斷釋放人才活力。面向社會市場化選聘集團副總經理職位,實施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創新“揭榜掛帥”“商品經營體”機制,開展海外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評審,一批技術專家、青年骨干走上管理崗位、關鍵崗位。
03
高質量踐行綠色發展
持續將先發優勢變為領先優勢
當前,雙碳話題貫穿全球可持續發展脈絡。能源轉型、動力多元化發展、汽車產業低碳發展路線成為業內當下乃至未來相當長時間的“熱議話題”。產業變革,道阻且難,但汽車行業已經率先積極擁抱了這場“綠色革命”,認真對待這場關乎到世界永續發展的問題。
資料顯示,北汽一直是新能源領域的“先行者”,并持續將先發優勢變為領先優勢。在“相約北京”冬奧系列測試賽的服務保障中,北汽的綠色優勢得到了充分顯現。
作為賽事的鉆石合作伙伴,北汽積極響應“綠色冬奧”理念,提供旗下極狐汽車、北京汽車、北京越野、福田汽車、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品牌的500余輛乘、商產品,絕大部分為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據估算,一輛福田歐輝新能源客車每天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5千克,75天賽期單車可減少二氧化碳約5.06噸,為這場隆重的冰雪之約畫下了一筆濃重的綠色。
據悉,北汽不僅深耕純電動汽車領域,更建立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體系,在制造環節,圍繞節能環保開展技術改造,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分類創建綠色工廠。
“長期主義”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是否創造真正的價值,這個價值是否有益于社會的整體繁榮。流水不爭先,爭滔滔不絕。當下,北汽集團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堅定踐行“把時間和信念投入到能夠長期產生價值的事情上。”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品牌的提振,需要更多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堅定實踐者,聚焦主航道,利出一孔,保持戰略定力。我們看到,在中國產業升級、中國品牌崛起成為時代動力的今天,北汽集團在從高速度發展到高質量增長轉變的路上,始終保持大格局觀,始終率先落實國家發展戰略,而唯有如此,才能順利穿越新一輪國產升級的周期,找到產業迭代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鑰匙”。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