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
黨旗飄揚風帆勁,
作為首都重要國企,
北汽集團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以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書寫了嶄新的篇章。
7月2日出版的《北京日報》
對北汽集團的生動實踐進行了整版報道。
火紅七月,綻放信仰的底色,涌動奮進的激情。
在這片生機盎然的京華大地上,作為首都經濟建設骨干力量的北汽集團,正以“改革創新向未來”的堅定實踐,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步入2022年,北汽“十四五”發展進入承上啟下、深蹲起跳的關鍵之年。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北汽集團黨委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精神,帶領十萬北汽人堅守“立志為國造好車”的初心,起步“開門紅”,奮力“加速跑”。
黨旗飄揚風帆勁!
當下的北汽,一項項戰略舉措擲地有聲,一個個項目蹄疾步穩,一個個企業保供穩產……更深更快的前行腳步,正開拓出北汽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創新驅動 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
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亮相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車展
高質量,是北汽集團堅定不移的發展主線。以創新為驅動,成為北汽轉換新舊動能的關鍵標注。
半年來,盡管面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芯片供應緊張等挑戰,但北汽的創新進程并未減緩,反而緊扣“高新特”戰略,在技術產品、品牌出海、綠色發展、戰略合作等方面加速推進,實現多點開花,夯實了發展的底盤和后勁。
加快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
牢記“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北汽立足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積極發揮企業主體創新作用,實現科技創新自立自強。
北汽在構建乘用車研發、商用車研發、汽車零部件研發、數字服務貿易及物流、數字化轉型等五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基礎上,持續夯實在“電池、電驅、電控”、氫燃料、智能網聯、整車架構等關鍵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回應用戶需求,加速技術的產品應用轉化。
北京越野BJ60正式亮相
2月,繼北汽福田發布國內商用車行業首個技術品牌“銀河技術”后,福田歐曼銀河重卡正式上市;5月,ARCFOX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全球上市,隨即亮相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車展;6月,北汽福田智藍汽車定位于城市末端配送場景的全新平臺純電動中小VAN——智藍精靈正式上市,飽含越野世家對中國SUV市場深刻洞察的BJ60新車首發亮相,集“大都致美”設計語言、魔核動力平臺、華為智能座艙于一體的北京魔方開啟預售。
北京魔方開啟預售
北汽的技術、產品創新,隨即也得到了專業性認證。就在剛剛結束的2022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上,面對高難度的挑戰和嚴苛的賽制,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在智能泊車和緊急避險項目中榮獲金獎。經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唯一運營方——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認證,北汽研究總院車路協同團隊實現示范區內三個“第一”,即第一家實現V2X協議棧互通、第一家實現示范區多個路口V2X場景觸發、第一家實現V2X信息安全通信。
尊重用戶、尊重市場、尊重規律。一波高頻的產品“組合拳”,不僅展現了北汽技術創新的積淀與進步,更顯示了推動自主品牌向上攀升的決心和志向。
加快北汽自主走向世界的進程
北汽的自主創新墻里開花,墻外也香。
5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微博上為北汽福田菲律賓公司點贊。
破局向上,深耕海外。菲律賓市場是北汽國際業務的一個縮影。不管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北汽自主品牌產品已遍布世界各地。
目前,BAIC品牌在全球建設184家銷售網絡:在越南,北京X7持續熱銷,在當地刮起一陣“中國旋風”;在約旦,城市展廳在安曼正式營業,填補當地市場空白的北京越野BJ40深受青睞;在沙特阿拉伯,北汽多款車型成為爆款,銷量持續走高;在伊拉克,市場服務協議于近期成功續簽。
商用車的海外表現同樣亮眼,一季度北汽福田海外銷售超過22000輛,其中三月份突破9000輛,再創北汽福田海外銷售歷史新高。在智利,70輛全新FOTON純電動公交車5月3日交付首都圣地亞哥大都會南區;在尼日利亞,400輛歐曼GTL重卡產品近期正式交付非洲客戶;在德國慕尼黑環境技術貿易展覽會(IFAT)上,北汽福田展出了兩款純電動卡車產品,成為出海歐洲市場的第一步。
在汽車產業全球化競爭的大背景下,與國際企業同臺競爭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大的必然要求。北汽勇擔使命,昂首挺胸走向世界,擦亮中國創造、中國制造的閃亮名片。
加快踐行“碳達峰 碳中和”的進程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拓荒者,北汽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追求人、車、環境的和諧共生,并將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戰略方向。
北汽福田歐輝氫燃料客車服務冬奧會
在舉世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515輛氫燃料電池客車、330輛北京EU7電動車,成為一道移動的“綠色風景線”。
低溫冷啟動測試、低溫續駛里程、低溫溫升性能測試等均達到冬奧組委嚴格標準,北汽集團再次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圓滿完成重大活動車輛服務保障任務,并以綠色出行為北京冬奧會成功減碳765.89噸,助力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屆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獲得了車企首個碳中和證書。
為進一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北汽于6月15日發布“BLUE 衛藍計劃”,通過產品降碳、技術降碳、制造降碳、低碳生態四大行動,北汽全力在2025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產品全面脫碳、運營碳中和。
加快共建共贏共助產業發展的進程
高質量的合資合作,是北汽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北汽集團在與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現代集團逾二十年的戰略合作基礎上,共同適應中國汽車產業變革、汽車消費升級需求,不斷推進共建共贏。
北京奔馳高端智造工廠
共同擁抱“雙碳”時代。6月13日,北汽集團所屬合資企業北京奔馳第400萬輛整車暨國產全新純電動車EQE在順義工廠下線,算上今年一季度第400萬臺發動機下線,北京奔馳正式邁入“雙四百萬”時代。自此,北京奔馳已形成由11款車型組成的強大產品矩陣,以豐富的綠色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駕駛動力需求,推動綠色低碳出行發展。而生產全新EQE的北京奔馳順義工廠,對標梅賽德斯-奔馳全球領先的現代化生產基地56號工廠,是雙方全面發力高端制造的前沿陣地。
北汽集團旗下另一合資企業北京現代,今年已成立20周年。在此重要節點,股東雙方共注資60億,全面助力北京現代在品牌戰略、新車技術、市場營銷等方面繼續深入發展,為中國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快馬加鞭未下鞍。盡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但北汽深知,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于艱難處再攀登,北汽堅持創新驅動,將“造好車”的初心,融于自然和諧的更高追求,融入世界共享的更大舞臺。
堅強引領 咬定青山啃下“硬骨頭”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挈一領。
面對高質量發展這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北汽集團黨委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勇挑千斤擔、敢啃硬骨頭,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深化市場導向的機制體制改革,不斷破解阻礙高質量發展的瓶頸難題,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北汽作為經濟體,要具備直面市場競爭的組織能力”
面對組織體系復雜、市場響應慢、作戰單元動力不足等制約,北汽將建設更加專業、高效、機動的組織構架和運行模式作為突破口。
今年,北汽在前期建設“四個中心”總部、研發資源整合、調整重點三級企業為直管二級等措施的基礎上,北汽進一步加強“高效建設自主品牌”的組織變革,不斷打破職能壁壘,在研發、生產、營銷等各個方面給予最大的資源和管理支持,提升市場應變能力。
與此同時,北汽還通過制定“一企一策”的經營業績考核方案,形成了針對性、精細化的指導監督管控,特別是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賞罰分明、及時激勵,逐步在全系統形成了“干事、成事”的市場競爭氛圍,企業的機體活力進一步迸發。
“要讓員工看到奮斗的價值,更愿為價值創造而奮斗”
改革不僅是組織的改革,更是人心的改革。
一段時間以來,北汽加大干部人才管理創新力度,進一步將各類人才從條條框框中解放出來:推行經理層成員任職期和契約化管理,完善市場化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體系,加快推行中層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和職業經理人選聘工作,集團總部推進定職、定崗、定編改革,一批年輕人才走上了重要崗位……
一系列“組合拳”打破了很多人頭腦中殘存的國企“大鍋飯”“鐵飯碗”的認知。
“只要肯攀登,就會有希望,現在干事的勁頭更足了!”廣大干部職工的心聲,正是對北汽“為奮斗者撐腰”“以專業贏得尊重”等用人導向的回應,企業的人才活力進一步迸發。
“北汽要聚焦整車、零部件、服務三大主業,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近半年,北汽加速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碼自主品牌商用車,積極推動昌河汽車“乘轉商”業務轉型和突破發展,以及北汽重卡作為南方商用車戰略基地的建設;加快航空、農業、房地產等非主業板塊和劣勢企業的應退盡退;主動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五國六標準切換等變革,多措并舉打通庫存轉換通道。在聚焦主業、瘦身健體的系列舉措下,北汽的產業布局愈加清晰,企業的資源活力進一步迸發。
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北汽黨委扛責在肩,在國家和首都重大戰略落地、重大活動舉辦、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和諧進步等方面積極踐行國企責任。
上半年,北汽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全國兩會、北京市兩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在發展承壓下預計招聘2400余人,為穩就業貢獻力量;緊急調配負壓救護車和防疫物資捐贈受疫情影響區域;在京企業積極響應首都疫情防控要求,廣大干部職工居家不停工、離崗不離責,打響雙線戰“疫”。
重大時刻勇擔責任,關鍵時刻把準方向,危機時刻冷靜應對。正因有了北汽黨委的堅強引領,一個個制約發展的“硬骨頭”被逐步拆解,經營體系得以盤活,優勢資源得以集中,高質量發展的這張“藍圖”有了一繪到底的保障。
初心如磐 永葆干事創業精氣神
“以奮勇爭先的精氣神,干出熱火朝天的事業。”
在奮戰“開門紅”、疫情防控、穩產保供等一場場“大仗”“硬仗”中,北汽黨員用行動踐行初心、用擔當凝聚力量,關鍵時刻靠得住、頂得上、“戰”得勝。
5月,北京汽車研發基地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嚴控到崗率。北汽研究總院第一時間發出征集令,300多名工程師踴躍報名,最終選派35名員工進入基地,并迅速成立“保研發尖刀連”臨時黨支部,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封閉駐守,保障了研發項目不停歇。
面對疫情時期的穩產壓力,北京奔馳的紅領班長王凱,在帶領團隊保質保量完成發動機生產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班組崗位全技能培訓,不斷提升生產作業能力,同更多的紅領班長一起,匯聚成穩產達產的紅色力量。
接到貨物可能滯留風險區的情況反饋,北汽鵬龍所屬的中都物流迅速展開行動,建立黨員突擊隊和保供項目組,細化分工,機動作業,建立“司機+車源”的運輸資源池,啟用臨時中轉庫房及場地,確保將貨物按時送達客戶。
為確保北京市各區換電站安全平穩運營,北汽營銷公司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選派黨員骨干力量,組成換電站安全運營巡檢特戰隊,對全市正在運營的25座換電站進行巡檢,確保了各換電站有序運行,提升了客戶服務水平及滿意度。
對于疫情期間消費者選車購車,北汽鵬龍銷售一線人員“送車上門,專車接送,視頻看車,交付到家”,售后維修保養團隊成立機修黨員攻堅小組,確保高效服務。
在抗疫這場全民行動中,百名北汽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社區(村),化身“大白”“小藍”,測體溫、做登記、送物資……與基層防疫人員一起,守護北京、守護市民,凝聚成了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北汽力量”……
疫情期間,北京現代志愿服務車隊為醫護人員出行提供服務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北汽這支敢打硬仗、能打勝戰的戰隊,始終將使命責任熔鑄于干事創業的點點滴滴,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奮戰不息,牢牢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信信仰的力量。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北汽深信:黨旗所指,勝利所向,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新的征程上,北汽將堅持創新開拓未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本著“造好車”的宗旨勇毅前行,以高質量發展新的成績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以奮進者的昂揚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 / 北京日報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